雨量監測系統是防汛指揮部門實時掌握地區降雨量、洪水發展情況等,及時滾動預報雨情、水情等氣象數據,加強對次生災害預報的數據支持,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,科學開展預報,提高精度
雨量監測系統可以實時監測降雨量情況,是了解洪水區狀態、早期預警安全事故、輔助防洪的必要手段。 雨量監測系統由雨量氣象站、太陽能供電系統、互聯網通信技術、云平臺組成。
雨量觀測所:自動雨量觀測所是室外測試雨量專用觀測所。 1路雨量(總雨量、瞬時雨量、日雨量)現在的雨量),采用高強度的2.5米的桿安裝架,抵抗大風、降雨、降雪等惡劣天氣,長時間在室外工作。 除了斗式雨量計外,還可以可選安裝風速風向傳感器和百葉窗等。
太陽能供電系統:雨量監測系統在野外、森林防火、山洪監測等沒有市電供電的情況下,可以使用60W太陽能板和鉛酸蓄電池組合供電。 在晴天,只需要7.5個小時就可以把鉛蓄電池加滿,加滿的鉛蓄電池在陰雨連綿的日子里可以工作7天。
網絡通信技術:雨量監測系統通過有線、GPRS、以太網等通信方式將數據上傳到數據中心。 系統跟蹤記錄,與數據采集、記錄、存儲一體化,具有遠程診斷和控制功能,在監測站處于休眠狀態下,中心可以隨時喚醒監測站進行數據采集、數據讀取、配置信息修改等工作; 支持多種中心工作模式。
云平臺:接口完全中性,支持多級訪問,支持添加子帳戶。 可以用賬戶隨時隨地注冊查看雨量數據。 在云平臺上查看數據更方便。 例如,通過曲線可以看到時間段雨量、日雨量、月雨量和年雨量。 另外,將歷史數據下載、打印導出到電腦中,保存為EXCEL表格文件,便于防洪指揮部的研究和檢查。
防洪工作即使是“十防九空”,也不是“以防萬一”,而是利用現代化技術,牢牢審視每次降水過程,事先協商判斷,雨水不是變成猛獸,變成災害,而是科學滋養萬物。